第一届技工院校“互联网+”创业就业论坛顺利召开

  • 时间:2020-04-11
  • 来源: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
  • 作者:


中国式“创业潮”前景何在?李克强总理不下十次公开谈及创业问题,更是宣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正是在这股浪潮下,由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广州市创业就业促进会主办,广东岭南现代技工学校承办的第一届技工院校“互联网+”创业就业论坛,于2017年6月29日拉开帷幕。

广东岭南现代高级技工学校执行校长童国梁致辞

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任华致辞

广州市创业就业促进会秘书长李坤媛致辞


    广东岭南现代高级技工学校执行校长童国梁先生、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任华先生、广州市创业就业促进会秘书长李坤媛女士分别为论坛致辞。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此次活动吸引了政府官员、各行业协会和广东省技工院校共50多位专家学者前往,大家齐聚一堂,上下求索,共同探讨“互联网+”形势下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就业成功秘籍,以期圆广大学子一个大众创业梦。


利好政策激发创新创业新动力

国家和广东地区创业就业政策解读


    广东省职业训练局副科长、人社部网络创业培训课程开发专家朱红星详尽地为学生们解读了国家和广东地区创业就业相关政策。去年以来,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免收有关行政事业行收费等一系列举措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给予毕业生创业各种优惠政策。这些利好政策进一步树立了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就业的信心,呵护了学生们的创业梦想。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技工院校教育提供新思路

互联网+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制度、完善学籍管理规定……“技工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原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广东省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广东省职业能力建设协会首席指导专家陈斯毅先生坦言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是什么?实现教育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模式?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这四个问题,陈斯毅先生通过四个生动的案例,向在座的嘉宾和同学细细讲解,同时明确了技工院校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上的责任,他殷切希望技工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能尽快适应社会发展,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创业路上磨砺多,一朝入行终不悔

技工院校创业案例分享


    广东岭南现代高级技工学校2012级毕业生林锦涛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心得,从小打小闹到实现网店年营业额600万,其中的辛酸艰苦只有林锦涛自己知道。“我忘不了老师的谆谆教诲和鼓励,上学期间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实训机会对我日后的创业提供了基础。我想告诉台下的学弟学妹,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坚持,正是因为坚持才让我走到今天。”林锦涛是技工院校学生“互联网+”形势下创业成功的模范典型,个人的努力再加上技工院校务实的人才培养模式成就了林锦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投资人眼中的技能人才创新创业

投资人视野中的技能人才创新创业


    心力投资创始人曾平辉先生用他投资人独特的视角去阐明创新创业的价值所在。墨迹天气、美图秀秀、唱吧、大姨吗等一个个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都是投资人眼中的宝,一个创新的想法创造出无限的价值。作为投资人,他苦口婆心地劝慰同学们,任何成功都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安安心心创业才是创新创业之根本,浮躁的心态只会一事无成。“万事皆有法,只有学习和掌握了规律才能找到‘互联网+’形势下创业就业成功的不二法门。”


各抒己见,思维的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

话题研讨


    来自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技工院校在创业就业方面面临的问题。“创业难”是各位专家学者一致认可的,但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就业的成功离不开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努力。政府要通过放权让利的“减法”,来调动技工院校学生创造热情的“乘法”,同时应对出现的新想法、新事物采取包容的态度;企业要鼓励创新,调动年轻员工的创造热情,发掘创新价值点,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技工院校应当更加务实,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增加实操机会,通过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试验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只有几方共同配合、共同研讨、形成合力,才能使“互联网+”形势下技工院校的创业就业走向康庄大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第一届技工院校“互联网+”创业就业论坛在掌声和笑声中落下帷幕,这次的论坛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互联网+”形势下的技工院校更是有责任、有义务去培养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的创新人才,只有积极培养创新人才、不断开拓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途径,才能让技工院校的学生更有获得感、增加幸福感,最终才能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论坛现场